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饱受甲沟炎的困扰,上到老人、下到小孩,足部大踇趾部位最常见,一侧或双侧甲周软组织红肿、疼痛,尤其是学生,经常忍痛几个月,肉芽增生了才到医院来处理,给身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痛苦。临床上也常见到因啃手指、拔“倒刺”而引发的手指甲沟炎,这类患者往往反复发作。
甲沟炎是甲周组织(指、趾甲与皮肤交界处的沟槽)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为局部红肿、胀痛,触碰时疼痛加剧。早期可能仅有轻微压痛,随着感染加重,患处会出现跳痛、化脓,严重时可出现甲下脓肿及骨髓炎,长期反复发作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导致甲沟炎的三大诱因值得警惕:
1. 不当修剪:将指甲剪得过短或边缘呈锐角,导致新生指甲刺入甲周皮肤;
2. 微小创伤:倒刺撕扯、美甲损伤、鞋子挤压、踩伤、被重物砸伤等造成皮肤屏障破损;
3. 潮湿环境:长期泡水、足部多汗形成细菌温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力致病菌)。
另外,甲畸形、甲真菌感染、经常剧烈运动的人群、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青少年(因生长速度快易嵌甲)属于高危人群。
正确处理,避免恶化
早期甲沟炎(红肿无脓)可用外涂抗菌软膏。若出现疼痛加重或黄白色脓点,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切勿自行挑破。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可能需要部分或全部拔甲治疗。
给指甲多一点温柔
1.剪甲时保留1-2毫米白色边缘,修成平直方圆形;
2.选择鞋头宽松、透气的鞋子;
3.处理倒刺用消毒剪刀齐根剪;
4.美甲爱好者需注意工具消毒,避免过度打磨甲周皮肤;
5.有甲真菌病者需及时治疗;
6.若出现持续红肿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应立即就医。
甲沟炎虽是小病,但拖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正确护甲、及时干预,才能还原指(趾)甲的“盔甲”本色。
一审:王 晶
二审:祝 华
三审:齐德军
撰稿:皮肤疮疡科 王晶
编辑:张艺娴
审核:管遮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