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即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1.发病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变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倾向。
2.高危因素
肥胖等因素、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遗传疾病,会显著增加患癌风险;年龄增长也是高危因素,大部分肠癌患者年龄在 50 岁以上。
3.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带血或黏液)、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如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肠癌筛查
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肉眼无法察觉的微量血液,但有假阳性可能。建议每年检查 1 次。
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一般 50 岁以上人群,每 5-10 年做 1 次;高危人群(如家族有肠癌患者等)需提前至 40 岁开始,检查频次也需增加。
粪便DNA检测:检测粪便中与肠癌相关的基因突变等标志物,可每 1-3 年检查 1 次。
肠癌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减少红肉(如牛肉、猪肉)和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的摄入;控制脂肪和酒精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肠癌发生风险。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患肠癌的几率,保持 BMI 在正常范围(18.5-23.9)。
治疗肠道疾病:及时治疗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息肉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发展为肠癌。
戒烟: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肠癌。
一审:齐凤娟
二审:肿瘤科
三审:齐德军
撰稿:肿瘤科 齐凤娟
编辑:张艺娴
审核:管遮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