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三伏天,本是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人体阳气也浮越于体表,气血运行加速,是康复疗养的黄金时期。然而,空调的不当使用,却可能让这一养生佳期变成健康危机四伏的陷阱。 温度设置不当陷阱 常见误区是将空调温度调至过低,长时间处于20℃以下的环境中。这样一来,血管会急剧收缩。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患者,血压可能大幅波动,病情甚至反复;关节病患者的疼痛与僵硬感也会加剧。同时,低温抑制人体正常排汗,干扰新陈代谢,阻碍身体康复进程。 正确做法是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 - 28℃,使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 - 7℃。巧用空调挡风板,避免冷风直吹患者,特别是头面部、肩颈、关节等部位。每1 - 2小时开窗通风15 - 20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起来,营造舒适又健康的室内环境。 空调病易发陷阱 长期密闭的空调房,空气干燥且病菌滋生。患者抵抗力较弱,极易被鼻塞、咳嗽、咽喉疼痛等“空调病”找上门。有些患者出汗后立刻冲进空调房,或是对着空调风口猛吹,致使寒气入侵,引发肌肉酸痛、关节僵硬,甚至让旧疾复发。 为避免这些问题,需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和内部,建议每1 - 2周深度清洗一次,减少细菌、灰尘的滋生繁衍。患者出汗后,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休息10 - 15分钟,待体温平稳后再进入空调房。在空调房内,也不要久坐不动,每隔30分钟左右起身活动一下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作息紊乱陷阱 舒适的空调环境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打乱正常作息。熬夜、过度贪睡,会扰乱生物钟,削弱机体免疫力,干扰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巩固极为不利。 患者应严格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建议晚上22:30 - 23:00入睡,早上6:30 - 7:30起床,中午安排30 - 60分钟的午休时间。可以制定详细的每日作息计划表,将康复训练、用餐、休息等时间合理规划,避免因环境舒适而忽视健康作息。 皮肤与呼吸道问题陷阱 空调房的干燥空气会迅速带走皮肤水分,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对于截瘫等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同时,呼吸道黏膜受干燥空气刺激,防御能力下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大大提高。 在空调房放置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 - 60%,能有效缓解干燥问题。每天用温和的护肤品为患者擦拭皮肤,尤其是易干燥的部位;对于卧床患者,更要加强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鼓励患者多喝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 - 2000ml,保持呼吸道湿润,必要时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缓解呼吸道不适。 运动忽视陷阱 部分患者因贪恋空调房的凉爽,减少甚至停止康复运动,这会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加剧,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还有患者在空调房内穿着单薄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后又未及时保暖,极易引发身体不适。 即便在空调房,也应坚持适度康复训练。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拉伸、关节活动度练习等温和运动;对于偏瘫、截瘫患者,家人可协助进行被动运动。运动时穿着透气吸汗的长袖衣物,防止关节受凉,运动结束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谨防着凉。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三伏天的养生康复应顺应天时。避开空调房里的这些康复陷阱,科学做好居家护理,方能借助自然之力,为康复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助力身体早日康复,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一审:杨姗姗 二审:武文渊 三审:齐德军 撰稿:康复医学科 杨姗姗 编辑:张艺娴 审核:管遮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