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
1.恶心、呕吐 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所致,可准备新鲜柠檬和清凉油闻,必要时可应用药物止吐。
2.腹胀便秘 手术后腹胀是由于胃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所致。腹部手术后一般12~24小时内肠蠕动完全消失,随后再开始部分肠管恢复,但气体不能正常地向下运动,病人则会出现腹胀,甚至感到腹部有窜痛。一般手术后24~48小时整个肠道蠕动恢复正常,才开始排气排便。手术后便秘是病人由于麻醉和活动太少、术前灌肠、术后禁食或仅进少量流质饮食所致,一般不需要处理。但如果手术后已进食数日,仍未排便时,则需采取通便措施。
3.伤口痛 术后24小时内伤口疼痛较剧,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24小时后,疼痛减轻,可应用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如深呼吸、听音乐等)、调整卧位等方法减轻疼痛。止痛药物不宜使用过多,使用过多可致成瘾。
4.腰部酸痛与卧床时间长有关,可通过定时翻身、调整卧位、局部按摩、理疗热敷等方法来减轻。
5.咽喉部疼痛不适气管内麻醉后或停留胃管者常会出现咽喉部疼痛不适,可给予雾化吸入,停留胃管者拔除胃管后疼痛便会减轻或消失。
6.发热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临床上称为“吸收热”,一般不超过38.5℃,1~2天后逐渐恢复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1.腰麻或硬外麻者 去枕平卧6小时,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漏出,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
2.气管插管全麻者为了保持呼道通畅,术后未清醒者去枕平卧6~8小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以防误吸的发生。
3.术后有引流管者 需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受压、扭曲;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有输液者及吸氧者不能自行调节速度、吸氧流量。
4.无停留尿管者 术后3~4小时可解小便,如自觉膀胱胀出现排尿困难时,需告知医护人员。
5.麻醉清醒后 可在床上进行深呼吸运动,四肢屈伸活动及咳嗽动作,每2~4小时翻身拍背一次,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褥疮等。下肢手术术后病人可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及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6.术后3~5天内 尽量减少探视,以保证各项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保证病人休息;另外减少探视,可减少空气、环境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7.术后体位一般腹部手术术后予以半坐卧位等舒适体位,利于呼吸和引流。
8.营养、饮食 大手术后需要用静脉输入药物及补充营养,可进食后,输液量逐渐减少。非腹部手术一般术后6小时后可进食。饮食应从流质、半流质开始,逐步过渡,食量由少逐渐增多,应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水果、果汁、蔬菜。
9.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其好处为:
①可以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
②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栓塞;
③避免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
④促进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
⑤有利于病人排尿,防止尿潴留。凡休克或手术后循环系统动力不稳定、严重感染、出血后极度衰竭的病人以及整形骨关节手术后需要固定者,不宜过早离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