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安阳市中医院】高温天气中医养生:顺应天时,调护身心

发布时间:2025-06-10   查看次数:243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月盛夏,烈日炎炎,高温湿热交织,人体易受暑邪侵袭。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此时需顺应自然变化,从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调护,以防暑祛湿,养护心脾,安度盛夏。

一、饮食清淡,酸苦健脾

高温时节,人体出汗多,津液耗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兼顾敛汗生津与清热祛湿。酸味食物可收敛阴气、生津止渴,如西红柿、山楂、乌梅、杨梅等,既能解渴,又可开胃消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苦菜,能清热降火、消除疲劳。此外,冬瓜、薏米、扁豆、山药等健脾利湿之品,可助脾胃运化,缓解湿邪困脾所致的神疲乏力、胸闷腹泻。避免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以防损伤脾阳,引发胃肠道疾病。

二、起居有常,避热护阳

高温环境下,户外活动应避开正午烈日,减少暑邪直击。衣着宜透气宽松,浅色衣物可减少吸热。室内保持通风,但不宜长时间直吹空调,以免寒邪侵体。作息方面,提倡“早睡早起”,晚间21时至23时入睡最佳,保证充足睡眠以养心气。运动以微汗为宜,避免大汗耗伤心阴,运动后忌立即饮冷,可饮温水或电解质饮品补充体液。

三、穴位按摩,宁心祛湿

暑热易扰心神,可配合穴位按摩调护。百会穴(头顶正中)提神醒脑;曲泽穴(肘窝横纹)清热降火;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宁心安神;劳宫穴(掌心)泻心火;涌泉穴(足心)引火下行。每日轻揉按压,可辅助调节体内阴阳,缓解烦躁胸闷。

四、调畅情志,静心防躁

高温天气易致情绪焦躁,中医素有“心火旺则诸疾生”之说。日常可聆听舒缓音乐,闭目养神,或练习静坐调息,保持心境平和。必要时可泡饮菊花、薄荷、金银花等清心茶,或服用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中成药,以防暑热内扰。

五、长夏祛湿,辨证施养

六月属“长夏”,湿邪当令。若体质湿热,可多食绿豆汤、西瓜等清热利湿;痰湿重者,宜用生姜、陈皮、茯苓等化湿健脾。湿困脾胃者,推荐排骨冬瓜薏米汤,既消暑又祛湿;失眠多梦者,可饮莲子百合银耳糖水安神助眠。需注意,湿邪易伤阳气,少食寒凉瓜果,避免损伤脾阳。

六、特殊人群,重点防护

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暑湿耐受性差,尤需谨慎。外出时备好遮阳帽、防晒衣,及时补充水分;居家可备中药代茶饮,如气虚者饮黄芪党参茶,阴虚者饮麦冬枸杞茶。若出现高热昏厥、持续呕吐等重症中暑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拖延。


夏季养生,贵在“防患于未然”。遵循中医“顺天应时”之理,调饮食、慎起居、护心神,方能平衡阴阳,抵御暑湿,让身体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康泰。愿君安康度夏,心静身凉。


一审:张松涛

二审:王明喜

三审:齐德军

撰稿:制剂室 张松涛

编辑:张艺娴

审核:管遮嵩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