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以颈部麻木胀痛,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痹症”、“项痹”、“项筋急”、“骨痹”范畴,主因气滞血瘀或筋脉失养所致,病位在颈部筋骨,与督脉、手足太阳、少阳经关系密切。 本病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症。 颈椎病的病因 1.不良生活习惯 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一部分患者因长时间错误坐姿导致颈椎病;一部分患者因长期“低头”导致颈部肌肉劳损引起颈椎病;另外枕头过高、过低等不良的睡觉姿势也会导致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颈部受凉 颈部受凉导致颈椎周围血液循环差,引发颈椎部位肌肉僵硬、痉挛,同时还可导致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的改变,引发颈椎病。 3.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容易发生退行性变。 颈椎病早期伴随体态变化 1.圆肩 即老百姓所说的含胸,双肩向前,胸廓向后不能完全打开。 2.驼背 即胸椎过分向后屈曲,出现后凸畸形。 3.探颈 头部前倾,肩胛骨上提,颈椎曲度减小或消失。 另外老百姓所说的“富贵包”就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再加上颈胸椎交界处脂肪的堆积,局部一个特别凸起的硬包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调整姿势,避免劳损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久视伤血”,长期低头会导致颈部气血运行不畅,加速颈椎退化。保持正确坐姿(头部中立位,耳垂与肩峰对齐)可降低颈椎负荷。建议每30分钟活动颈部,做“米字操”(缓慢书写“米”字)以放松肌肉。 2.导引锻炼,疏通经络 传统导引术,如“八段锦”、“五禽戏”能有效舒缓颈部肌肉,改善气血循环。推荐每日练习“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两式,以拉伸颈肩经络。 3.避风寒,温通经脉 《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颈部受凉易致寒凝血瘀,诱发疼痛。低温环境会增加颈椎病风险。建议避免空调直吹颈部,天冷时佩戴围巾,或用热敷、艾灸大椎以温阳散寒。 4.食疗调养,补益肝肾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不足易致筋骨失养。可适当食用黑豆、核桃、黑芝麻、枸杞等补益肝肾之品。对于肝肾亏虚体质的颈椎病患者,食疗有很大的帮助。 5.选择合适的枕头 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高度,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一般来说枕头高度以10-12cm为宜,枕头的宽度为50-60cm为宜。将手用力按在颈椎保健枕的枕面上,快速松手,符合标准枕头其回弹时间在5-8s,回弹时间太长或者太短均不宜。 一审:禹俊杰 二审:袁一展 三审:齐德军 撰稿:传统疗法科 禹俊杰 编辑:张艺娴 审核:管遮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