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口眼歪斜”“吊线风”等,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面瘫的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患侧不能做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腮和噘嘴等动作。 面瘫的病因病机 面瘫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这时候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脉络、筋经失于濡养,以致面部肌肉缓纵不收而发病。 面瘫的日常护理 出现面瘫后早期治疗是关键,但日常护理对病情的康复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发生了面瘫,需要做好以下日常护理: 1.慎起居、避风寒 简单说早睡晚起,保证足够睡眠,避免靠窗睡,避免室内空调或风扇直吹。 2.调饮食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枉费医生手,”治疗期间要忌食辛辣刺激海鲜之物,远离煎炸、烧烤,烟酒当戒。五谷杂粮为养,五果蔬菜为助。 3.畅情志 心情舒畅对于本病的恢复也很关键,面容的突然改变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这些都是面瘫恢复道路上的绊脚石,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4.康复训练 面肌恢复后需加强面肌肌力训练,主要训练表情肌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 (1)龇牙训练 控制两边嘴角,向两边用力龇牙,每组10-20次。 (2)努嘴训练 用力收缩嘴唇并向前努嘴,做努嘴动作可逐渐避免流口水的症状,每组10-20次。 (3)抬眉训练 向上用力提眉部肌肉,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每组10-20次。 (4)闭眼训练 反复睁开、闭合双眼,可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每组10-20次。 (5)吹气或是吹口哨训练 要尽量吹出气或吹出声音,当吹出的气体越多或者吹的声音越响亮,就表示周围肌肉恢复得越好。 (6)鼓腮训练 闭紧嘴巴使两边脸颊同时鼓起,对颊肌及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能够起到使刷牙漏水或者流口水的情况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每组10-20次。 一审:禹俊杰 二审:袁一展 三审:齐德军 撰稿:传统疗法科 禹俊杰 编辑:张艺娴 审核:管遮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