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健康宣教
一、什么是中风?
中风指的是因血供异常所引起的脑损伤,通常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 70%以上。
★中风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一旦发生中风,将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中风的危险因素
三、如何识别中风?
中风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疑似中风的症状,一定要紧急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至具备急性脑卒中救治条件的专业医院进行系统救治。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呢?2017 年 10 月29 日“世界卒中日”“中风 120”正式向全球发布。这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 代表“看到 1 张不对称的脸”
2 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 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四、如何治疗中风?
一旦发现身边的人疑似急性脑卒中发作,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院内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进入医院之后,首先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具体实施急诊救治。
如果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该尽早幵展溶栓和(或) 取栓治疗,强调早识别、早治疗、早康复和预防再发。溶栓和取栓治疗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的最主要手段,尽早溶栓取栓尽早获益。
五、什么叫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就是通过溶栓药物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减少缺血脑组织坏死。国内较常使用的静脉溶栓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尿激酶等。目前溶栓最佳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超过6小时将失去最佳溶栓机会。
六、什么是取栓治疗?
取栓治疗主要是针对颅内大血管闭塞。通过导管经血管内到达闭塞的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恢复闭塞部位血流。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 6 小时以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 24 小时以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如同庄稼地缺水,缺水的时间久了,禾苗就会旱死;如果能尽早打通水渠进行灌溉,有些禾苗就可以挽救回来。所以,时间就是大脑,发病以后一定要尽早进行正规溶栓取栓治疗。
七、如何减少脑卒中的发病和复发?
中风的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
生活习惯调整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七、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二)药物调整
一、抗栓
二、降压
三、降血脂
四、血糖控制
五、教育/锻炼
八、中风后良肢位的摆放
1.仰卧位:偏瘫侧肩放在枕头上,保持肩前伸外旋;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外展 20°,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在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仼突然髋膝造成股内收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保持患膝稍屈,足尖向上。
2.患侧卧位:躯干略后仰,背后放枕头固定;偏瘫侧肩向前平伸外旋;偏瘫侧上肢和躯于呈 90°,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健侧卧位:躯干略为前倾;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 90-100°左右;偏瘫上肢放在枕头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髖关节略为弯曲,下肢放在枕头上,避免足外翻;健上肢摆放以患者舒适为宜;健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