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ICC什么是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大隐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
携带三向瓣膜式 PICC 居家护理
1.可以沐浴,但尽量避免盆浴、泡澡。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并用胶布贴紧,防止淋浴时贴膜下进水。
2.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做家务、洗澡、慢跑等,但避免使用该侧手臂进行剧烈活动,如提重物、引体向上等,并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域的活动。
3.治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接头等维护,注意不要遗忘。
4.如出院后若不能回置管医院进行维护、治疗,请于当地的正规医院内指定专业护士为您维护、治疗。
局部护理: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遵照标准程序更换。
2.注意观察置管处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或护士。3.家长应嘱咐儿童患者不要玩弄导管的体外
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将导管拉出体外。
携带PICC可以从事的活动一般日常活动均可进行。
注意:携带PICC导管可以进行手指、腕关节、轻微的肘、肩关节运动等一系列的轻体力活动,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及重体力活动。
携带PICC禁止的活动
1.严禁游泳、打球、拖地、抱小孩、拄拐杖,或者用置管侧手臂支撑着起床。
2.禁止盆浴、泡浴。
3.严禁提举5公斤以上重物。
4.衣服袖口不宜过紧。
5.严禁在置管手臂进行血压
PICC导管部分脱出之后对策?
如果PICC导管部分脱出,请立即报告医生护士,观察导管脱出的长度,用无菌注射器抽回血,报告医生,遵医嘱用肝素钠液活尿激酶通管,如果通管不畅则拔管。
如有回血,用生理盐水冲管保持通畅,重新固定,严禁将脱出的导管回送。
脱出程度判断:
1.轻度脱管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脱出长度<5cm;
2.中度脱管是指导管尖端在锁骨下静脉,脱出长度为5~10cm;
3.重度脱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外周静脉内,脱出长度为10~20cm。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每周携带导管维护手册,到医院行导管维护。
2.保持穿刺肢体清洁和干燥,防止污染,避免负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下垂。
3.禁止在穿刺侧肢体测量血压。
4.检查贴膜有无松脱的现象。
5.观察穿刺处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以及渗血、渗液等情况。
6.如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1)穿刺肢体和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2)穿刺处:有渗液、渗血、分泌物、化脓等。
(3)贴膜:松脱、潮湿、污染等。
导管:漏液、脱出、有血液回流到管道、折叠或折断等。
(二)CVC什么是CVC?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CVC的日常维护
1.每天评估导管使用情况,保持导管通畅,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脱落。
2.使用CVC输液过程中应及时更换液体或封管,严禁液体流空。
3.在治疗期按规范进行冲、封导管、更换贴膜、更换输液接头等维护。
4.CVC不建议长期留置。若导管在紧急情况下置入,建议尽快拔除。
CVC脱出后处理流程
健康指导
1.穿开襟宽松衣服,避免着紧身或高领衣服。
2.翻身移动时,注意保护管道,以防导管滑拖。
3.保持置管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4.如发现贴敷潮湿、松动、卷边、脱落等,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出现穿刺点疼痛、肿胀、瘙痒等不适时,勿自行处理,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三)PORT
什么是输液港(PORT)?
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完全置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携带PORT 注意事项
健康指导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灼热感、疼痛等反应。
2.不影响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轻松运动。
3.避免使用同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过度活动等。不用同侧手臂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打球、游泳等活动度较大的体育锻炼。
4.避免重力撞击输液港部位。
5.治疗间歇期每四周对输液港进行冲管、封管等维护一次,建议回医院维护。
6.如肩部、颈部出现疼痛及同侧上肢浮肿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回医院检查。
7.严禁高压注射造影剂,防止导管破裂。
护理部
2023.8